对“洋食物” 要擦亮眼睛

2017-08-10 1223

近年来,跟着一些食物安全事件的发生,导致有些人对国内传统食物不信赖,他们逐步把眼光投向进口食物。“进口食物”一词在许多消费者心目中不但是品质日子的标志,更是食物安全的确保。但是现实并非如此,“洋食物”也暗藏猫腻。

本年央视3·15晚会曝光,日本核辐射食物流入国内。深圳市食药监管稽察部门发现,国内涉嫌出售日本核污染食物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。
无独有偶。近来,天津监督销毁了61200瓶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柠檬汁饮料、约42千克进口豆奶、近44000千克进口自爱尔兰的不合格牛奶,并退运了360千克进口自韩国的固体饮料。

3月10日,杭州展开进口食物安全专项查看,102包肉干牛肉丸因货证不符被下架。
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《“十二五”进口食物质量安全状况》白皮书称,“十二五”期间,各地出入境查验检疫组织5年来共检出不合格食物6.8万吨、价值1.5亿美元,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。简直一切品种的进口食物,均有不符合我国食物安全国家规范的状况。

形成问题“进口食物”的原因众多。比较本土食物,跨境食物供应链更长更杂乱,食物质料出产、制品加工、运送贮存等各环节已超越了国界。而在国内出售的“洋食物”,也存在不法商家成心将“到期日”标明为“出产日期”、 未经查验检疫而私自进口到境内、未办理出产许可却擅自加工食物等安全隐患。这些问题给跨境食物质量安全确保带来严峻的挑战,消费者购买时也需要擦亮眼睛,慎重挑选。
首要,消费者要挑选正规的购买途径。现在,可供消费者挑选的购买途径日趋多样化,从跨境电商的保税进口、直购进口,到“海淘”、海外代购、出国回来随身携带等,但具备条件的消费者应尽量从自贸区直营店、大型购物超市等正规途径购买。

其次,为了确保购买的是合格的进口食物,在购买时能够向出售者索要查验检疫证明,正规途径进口合格的进口食物上架出售时不只要有中文标签,更重要的是经查验检疫后,查验检疫组织会出具查验检疫证明,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其复印件,以核对购买的进口食物信息。进口食物的查验检疫证明文件就像人的“户口”一样注有重要的基本信息。
此外,尤为重要的是,消费者在挑选进口食物时不宜盲目信赖,潜意识就将进口食物和规范严、质量高画等号,必须擦亮眼睛理性对待,细心鉴别,注意核对出产日期与保质期,遇到内容不符或质量问题多咨询,这样才干更好地维护本身健康和合法权益。

 

 

文章出自:食品吸塑厂家 www.tsdeming.com

推荐新闻